你知道吗?在DNF这个游戏里混,要是没听过“井盖”这词,那你可能还真有点out了。我刚开始玩那会儿,也是满脑子问号,啥是井盖?为啥老玩家们聊得热火朝天?这其实指的是游戏里一个特别有梗的职业——魔道学者,尤其是她二次觉醒后的那个形态,“古灵精怪”。叫顺口了,或者干脆说谐音了,就变成了“古灵井盖”,最后干脆简称“井盖”了。 这外号背后啊,多少带点玩家们又爱又恨的自嘲味儿。
▍ 井盖称呼的由来与职业背景
魔道学者这职业,是女魔法师的一个转职方向。她为啥和“井盖”扯上关系呢?这事儿得从几个方面看。首要的原因当然是谐音梗,魔道学者的二觉名字叫“古灵精怪”,“精怪”这个词的发音,在一些方言或者快速读起来的时候,确实和“井盖”有点像。 但光有谐音肯定不够,另一个关键点在于当时职业的强度定位。在某个远古版本,魔道学者的核心技能比如火炉什么的被削弱了,导致她的输出能力和效率都变得比较低,在职业强度排行榜上常年位于“下水道”或者“三线”的位置,也就是玩家们调侃的弱势职业。 你想啊,“下水道”上面盖着什么?不就是“井盖”嘛!所以玩家们就用“井盖”来戏称魔道学者,有种“我们虽然弱,但我们也挺萌”的自嘲和无奈。
▍ 肥宗与井盖的恩怨情仇
聊到“井盖”,就很难不提到她的“老冤家”——“肥宗”。这“肥宗”又是什么呢? 它指的是另一个职业:剑宗(驭剑士)。 剑宗被称为“肥宗”或者“肥鯮”,据说也是因为当时版本的一些问题,比如面板伤害计算可能有些虚高,但实际命中率却不尽如人意,加上穿上雪人套装外观显得比较圆润,就有了“肥宗”的爱称。 因为两个职业在特定时期都算不上强势,同病相怜吧,再加上两个职业的贴吧之间曾经发生过一些有趣的互动,比如斗图大赛什么的,“肥宗大战井盖”的梗就这么火了起来,甚至成了DNF玩家文化的一部分。
▍ 游戏机制中的“井盖”
有意思的是,除了职业绰号,“井盖”这个东西还真的作为一种机制出现在了游戏副本里。比如在后来的人造神攻坚战里面,有个叫“创伤具象手”的BOSS,它的某些机制就需要玩家和场地上的“井盖”互动。 在“有机物销毁程序”这个机制里,场地上会出现三个井盖,其中一个会漏电(有雷电特效),玩家需要拾取BOSS攻击生成的能量球去撞击核心,让核心移动去堵住漏电的井盖,而且特别强调撞的方向不能反。 后面还有个“主核心对接程序”,也是井盖上有金色标记,需要引导BOSS攻击它来掉落能量球。 这种设计也让“井盖”这个词在DNF里有了更立体的含义。
▍ 井盖职业的玩法与现状
虽然被称为“井盖”带有调侃她过去弱势的味道,但魔道学者这个职业本身其实很有特色。她是一个辅C(辅助型输出),拥有一定的辅助能力,比如被动技能【远古魔法书】能提供减防效果。 不过话说回来,她的输出能力可能比同装备的纯C职业要低一些,大概有15%-20%的差距。 但很多玩家选择她,看重的不仅仅是伤害,更是她那种独特的技能机制和……萌!技能释放常常带有一些随机性(成功、大成功、失败),玩法趣味性很强。 在装备选择上,异界套装曾经是很多辅C包括井盖的性价比很高的选择。 技能加点方面,像【幸运棒棒糖】这样的核心Buff肯定要满,输出技能方面,不同属性的技能表现会随着版本变化,比如有段时间冰系的【冰霜钻孔车】(冰车)就成了输出的主力。
▍ 井盖文化的延伸与影响
“井盖”这个词已经超越了单纯的职业外号,成为一种玩家社群的文化符号。官方甚至也玩起了这个梗,比如推出过“井盖杯”这样的竞速比赛活动,玩家参与其中还能获得带有“井盖”元素的限定称号等奖励。 这或许暗示玩家社群中流行的梗文化也会反哺到游戏运营和活动中。平时在游戏里,看到有人喊“井盖来了”或者“快跑,井盖在开车”,老玩家们都会心一笑。这种共同的梗也成了连接玩家的一种方式。
▶ 个人心得与建议
作为一个也玩过一阵子魔道学者的人,我觉得“井盖”这称呼虽然起源于弱势时期的自嘲,但也体现了玩家们对这个职业的一种喜爱和包容。她可能不是每个版本都强到爆炸,但独特的技能机制和可爱的外观(骑扫把什么的真的很萌!)让她拥有不少忠实玩家。
如果你是新玩家,想尝试一下“井盖”,我的建议是:不要太过于纠结绝对的强度排名,除非你是追求极致输出的硬核玩家。更多地去体验她技能的乐趣,比如那种不知道下次技能会大成功还是失败的“惊喜感”。装备养成方面,多关注当前版本的推荐搭配,比如哪些装备能特化她的核心技能。操作上,虽然有些技能释放可能有点磨叽,但熟练之后利用好她的无敌技能(比如暗影斗篷)和机动性(骑扫把飞行),生存能力其实还不错。最重要的是,玩得开心!享受这种独一无二的职业特色和社群文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