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在游戏论坛里看到有人问,Mirror 2当初众筹搞得轰轰烈烈,最后怎么就失败了呢?我作为从一代就开始玩的老玩家,也琢磨过这事儿。今天就跟大家聊聊我的看法,顺便结合一些网友的讨论,希望能把这个问题讲清楚。
“我当时还捐了50美元,结果等来的却是众筹失败的通知”——网友“消消乐爱好者”在贴吧这么吐槽。其实Mirror 2的众筹计划在2020年6月启动,目标金额是50万美元,但最终只筹到约6.8万美元,远远低于目标。失败的原因挺复杂的,我觉着首先跟开发团队的宣传策略有关。他们一开始承诺游戏画面从2D升级到3D,还用虚幻4引擎开发,甚至说如果筹到150万美元就追加VR模式。但这些饼画得太大,玩家可能觉得不现实。
另一个关键点是,Mirror 2在众筹时没有明确标注游戏内容分级。后来官方才承认本作是16+,而不是前作的18+风格,这让很多冲着“绅士内容”来的玩家感觉被忽悠了。网友“老二次元”在评论区说:“等了大半年,结果等来个阉割版,谁能不生气?”结果就是游戏在Steam上一天内收到1.5万条差评,近期好评率跌到2%。
“众筹失败后开发组还在坚持,但后来为什么又破产了?”——这是论坛用户“卡关小白”提出的疑问。其实众筹失败只是开头,后面还有连锁反应。开发组KAGAMI WORKS在资金不足的情况下继续开发,但游戏发售后因为内容争议导致口碑滑坡,最终在2023年3月宣布破产。中间还出现过退款纠纷,有玩家爆料官方引导他们到第三方网站输入Steam密码和银行卡号,这种操作进一步消耗了玩家信任。
关于游戏本身的设计,Mirror 2: Project X其实剧情设定有点意思。玩家扮演研究员神宫寺直人,通过三消玩法推进多分支叙事,故事涉及平行宇宙和伦理困境。但网友“剧情党”指出:“世界观铺得太开,实际玩法却还是消消乐,新鲜感不足。”可能开发团队太想创新,反而忽略了核心玩家群体的需求。
那么新游戏众筹该怎么避免类似问题? 这里我总结了几点心得:
第一,众筹目标要合理,别动不动就承诺黑科技;
第二,内容透明度要高,别让玩家有误解;
第三,阶段性更新进度,保持社区互动。
比如你可以学学那些成功的独立游戏,每周发开发日志,让支持者感觉参与其中。
对了,说到游戏实际体验,Mirror 2的三消玩法其实有优化,比如加入了Roguelike挑战模式。但为什么玩家不买账?网友“手残党”说:“消除特效花里胡哨,但平衡性有点问题,后期关卡太依赖运气。”看来玩法微调也需要更谨慎。
总之Mirror 2的案例给行业提了个醒:众筹不是万能药,如果产品定位和用户期待错位,再多营销也救不回来。最后建议想支持游戏众筹的朋友,先看看开发团队的历史作品和更新频率,再决定要不要掏钱。毕竟钱花了还能赚,失望的感觉可不好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