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说你在天堑沙原第一次遇见缠蛙的时候是不是也懵了?这玩意儿举着两个大爪子晃来晃去,舌头还一伸一缩的,完全不知道从哪下手。其实啊,缠蛙作为游戏里第一个大型怪物,设计上就是给玩家练手的,搞懂它的技能套路简直轻松加愉快。
先说说最要命的弱点问题。缠蛙那个一直吐在外面的大舌头就是它的致命伤,用冰属性或者雷属性武器打效果拔群。不过这里有个坑,你正面攻击舌头虽然伤害高,但也容易吃到它的啃咬和舔舌攻击。所以最好等它出完招发呆的时候再冲上去输出。
缠蛙的前肢破坏机制特别重要,把黏在前肢上的矿石打掉后,它能硬直整整15秒。但新手经常贪刀,非要盯着一个前肢猛砍,结果被它的摆尾扫飞。其实左右前肢各砍几刀,等矿石松动再集中破坏更安全。
说到具体招式,右爪砸地前它会明显抬手,这时候往侧面滚开就行。最烦的是那个舔舌攻击,被舔到会减速,虽然不掉血但节奏全乱了。后来我发现个规律,它舔舌前总会先张嘴,看到这个前摇就赶紧后撤。
跳跃砸地那招看起来吓人,其实最好躲——缠蛙跳起来前会先摇屁股,跟跳舞似的。你只要别站在它正前方,往两侧跑就能轻松避开。不过有时候它连续跳两次,第二次落地位置会微调,得留个心眼。
腹部才是隐藏的突破口,很多人不知道缠蛙肚子肉质特别软,集中打腹部能触发长时间倒地。但怎么接近腹部是个问题,我习惯用太刀的气刃斩蹭刀,等它出龙车后绕后打肚子。铳枪玩家更简单,直接中距离炮击无视肉质。
环境利用这方面,天堑沙原的落石和闪光翅虫真是救命稻草。特别是当缠蛙兴奋时前肢附着泥沙扩大攻击范围,引它到落石下面能省不少事。不过闪光翅虫有使用次数,最好留到它狂暴状态再用。
素材收集的话重点盯前肢破坏,缠蛙的缠甲正常只有15%掉落率,但破坏前肢是100%拿到。所以别急着打死,先断肢再捕获,稀有素材基本稳了。上位版本的重壳和坚鳞也是同理,破位优先。
其实打久了会发现,缠蛙所有招式都有明显前摇,根本就是个节奏游戏。比如它后撤龙车后会发愣三秒,三段咬最后一下会低头,这些都是输出窗口。刚开始可能不敢贴身,但熟悉后甚至能无伤刷称号。
我个人最常用的是太刀和弓箭,太刀居合斩躲砸地特别爽,弓箭的自动索敌打舌头也精准。但近战记得带足打消果实,被舔舌减速后不及时解除很容易猫车。
反正我觉得吧,缠蛙设计初衷就是教学怪,耐心观察比无脑输出重要多了。别看它张牙舞爪的,摸清套路后比后面遇到的炎尾龙简单好几个档次。特别是那个摇屁股的跳跃预兆,现在想起来都觉得搞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