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说你在《怪物猎人荒野》里举盾格挡的时候,是不是总觉得盾牌像纸糊的一样?怪物一爪子下来,耐力条唰一下就没了,人还往后滑老远。其实我开始也这样,后来才发现格挡这东西,根本不是简单按个键就能搞定的,它跟武器类型、怪物招式、甚至你出的技能都挂钩,复杂得很。
先得搞清楚,游戏里能格挡的武器主要就那几种:长枪、铳枪、盾斧、片手剑还有重弩。但它们的盾牌防御性能差别可大了去了。长枪和铳枪的盾最结实,比如长枪普通防御的中退线和大退线分别是39和49,防御角度有110度,意味着它能扛住更猛的攻击且不容易出现大硬直。片手剑的盾本来挺弱的,但这代《荒野》给它加强到了盾斧级别,不过跟长枪比还是差一截。重弩的盾则更偏向于应急挡一下。所以选武器的时候,要是你特别依赖格挡,长枪这类盾牌大的武器安全感会足很多。
普通防御的效果,主要看怪物的“破普防能力”和你的防御性能谁高谁低。防御后可能会出现小退、中退或大退几种情况,对应承受的伤害倍数也不同(例如中退承受0.1倍伤害,大退承受0.2倍伤害)。但这里有个关键点,防御性能技能能直接提高你盾牌的防御力,让你能挡住更多招式,同时耐力消耗也变少。格挡强化技能则能降低格挡时受到的伤害。所以配装时如果打算多用格挡,这两个技能值得考虑。
说到精准防御(精防),这又是另一层学问了。精防成功能提升防御性能,还能触发特殊反击。但精防能否成功,取决于怪物招式是否具备“破精防”能力。像黑蚀龙,它的很多攻击破普防能力很高,但都没有破精防能力,所以对付它时精防就特别好用。而锁刃龙则相反,它有18个招式能破精防,反而更适合用普通防御配合防御性能技能来应对。精防如果被击退,承受的伤害系数为0.2。另外,精防的耐力消耗算法本作仍沿用普防的算法(使用等效防御性能50),因此出防御性能技能也能显著降低精防的耐力消耗。
本作新增的推盾交互机制也挺实用。当怪物使用像黑炎喷火、铠龙激光这类持续喷射招式时,你可以按住格挡键并向前推摇杆进行推盾前进。这期间承受0.2倍伤害,每0.5秒消耗5耐力。这就给了你顶着攻击向前推进的机会,而不是只能傻站着硬扛。
具体到武器,长枪的格挡玩法尤其丰富。它的格挡几乎可以无缝穿插在连段中。精准防御成功后,按不同键位可以使出还击突刺、大还击突刺或威力更大的浑身还击突刺。力量格挡(长按RT+B)虽然不算精准防御,不能提升防御性能,但它在防御多段攻击时特别有用,并且根据防御时受到的攻击强度,能强化下一次派生的攻击威力(加成最高可达70%)。片手剑的格挡则更灵活,防御时按右攻击可以使出格挡斩,这招在出招时也有精防判定,即使没成功也能普通防御,对新手来说保命效果不错。它的滑行斩(格挡键+左攻击)带位移且有较长无敌帧,能用来规避攻击并调整位置。
那么问题来了,怎么判断是该用普通防御还是尝试精防呢?我觉得吧,得先熟悉怪物。打新怪时,稳妥点就先靠普通防御和防御性能技能观察招式。等摸清哪些招式前摇明显、容易预判,再尝试精防。比如怪物那种大声吼叫或者明显蓄力的动作, often 就是精防的好机会。但像锁刃龙那种抽鞭子快招,硬要精防可能反而吃亏。
还有啊,不是所有攻击都能稳稳挡下的。有些大招,比如煌雷的闪电大招,普通防御可能挡不住,但长枪的蓄力反击(主动释放时)却能有无敌判定甚至能防住。所以了解自己武器的特性上限很重要。环境也得利用起来,比如推盾推进时看准位置,把怪物逼到角落或者方便队友输出的地方。
我个人是觉得,格挡在《荒野》里更像一个动态决策的过程。你不能光站着等打,得根据怪物状态、自己耐力和位置来回切换防御和攻击。像长枪的蓄力反击和力量格挡派生,就是用防御换进攻的典型。片手剑的后侧步无敌帧和滑行斩,则给了你防御之外的闪避选择。多练练,形成肌肉记忆了,格挡自然就顺手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