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有没有想过自己动手做一艘能在水里航行的小船?不管是为了孩子的手工作业,还是满足自己的小爱好,做艘小船其实没想象中那么难。我自己就特别喜欢鼓捣这些,手工造船这事儿,说复杂也复杂,说简单也简单,关键看你想做成啥样。用的材料也挺多选的,纸船、木船、塑料瓶船,各有各的玩法,今天就聊聊这个。
先得搞清楚你到底想做哪种船对吧。不同的材料,做出来的效果和难度完全不一样。我简单列个表,你一看就明白了:
船的类型 | 主要特点 | 推荐工具与材料 | 大概难度 | 适合场景 |
---|---|---|---|---|
纸船 | 最简单,几分钟搞定,但不太耐用,怕水浸 | 彩色纸、报纸、剪刀(胶水可选) | ★☆☆☆☆ | 儿童手工、室内静水玩耍 |
木船 | 需要点木工基础,比较耐用,能真实下水 | 小木板(松木/胶合板)、木胶/钉子、刀具、砂纸、防水漆 | ★★★☆☆ | 模型制作、池塘湖泊航行 |
塑料瓶船 | 利用废旧材料,环保,有一定浮力,创意空间大 | 塑料瓶、塑料板、剪刀、热熔胶枪 | ★★☆☆☆ | 科技小制作、浅水区玩耍 |
橡皮泥船 | 趣味性强,适合探索浮力原理,可随意改变形状 | 橡皮泥、小垫圈(当货物) | ★☆☆☆☆ | 科学实验、浮力启蒙 |
表格里的信息可以帮你先做个初步的选择。如果你只是想玩玩,或者带孩子一起做,纸船或者橡皮泥船肯定最方便。要是想正经做个能下水跑一阵子的,那可能得考虑木船或者塑料瓶船了。
纸船估计是很多人最早的造船体验了,一张纸折几下就行。但你可能也发现了,普通的折纸船泡一会儿水就软了。如果想让它多漂一会儿,可以试试用蜡纸或者在折好的纸船表面轻轻涂一层蜡(用蜡烛头蹭几下就行),这样能增强一定的防水性。不过别指望它能载重物啊,它就是个“情怀”玩具。
用橡皮泥造船特别能说明浮力的原理。橡皮泥本身一捏一团,丢水里肯定沉底。但如果你把它做成碗状、盆状这些中空的形状,它就能浮起来。这其实就是利用了增大排开水体积的原理,空心的结构能排开更多的水,获得的浮力自然就大了。你可以用一些小垫圈、小珠子什么的当货物,试试看你的小船最多能装多少而不沉。
塑料瓶本身就是很好的浮力材料。直接用一两个瓶子并排固定在一起,就能做一个很稳定的浮台或者小船。连接的时候用热熔胶粘比较牢固,但要注意安全,别烫着手。如果想做得更精致点,可以把瓶子剪开,组合成想要的船形。这是个变废为宝的好办法。
做木船算是稍微进阶一点的玩法了。首先你得有合适的木料,松木或者胶合板比较好加工。工具方面,起码得有锯子、锉刀、砂纸这些吧。制作流程大概是先画个简单的设计图,想好船大概长什么样,然后下料切割,接着就是拼接组装,可以用木胶,如果讲究点可以用小钉子加固。最后一定要用砂纸仔细打磨光滑,不然容易扎手。如果想要下水,刷上一层防水漆是必不可少的,不然木头泡水会腐烂。做木船麻烦是麻烦点,但成就感也是最高的。
不管你做哪种船,要想它浮得稳,不侧翻,有几个通用的小技巧。一个是底面积做大一点,船底宽一些的船通常更稳定。另一个是重量分布要均匀,载重物的时候尽量往中间放,别都堆在一侧。对于木船或者稍大一点的模型,甚至可以考虑在船底内部固定一些小重物(比如铅块)来降低重心,就像不倒翁原理一样,重心低了船就更稳。
做完之后总要下水试试嘛。试水的时候,动作轻一点,慢慢放。如果发现船有点歪,或者往一边偏,可以检查一下是不是哪边重量太大了,或者形状不太对称。塑料瓶船如果漏水,看看接口处是不是没粘牢,补点胶。木船如果渗水,可能得再刷几遍防水漆。试水的过程其实就是个调整和改进的过程,很少有一次就完美的。
说实话,我自己做船很少有一次就完全成功的,经常是这里粘歪了,那里漏水的。但这个过程本身就挺好玩的,看着一堆零散的材料在自己手里慢慢变成一艘能下水的小船,那种感觉特别棒。尤其是和孩子一起做的时候,哪怕做得歪歪扭扭,他们也能玩得特别开心。
所以我觉得吧,做船不用太纠结到底专不专业,像不像那么回事。重要的是动手的乐趣和解决问题的过程。用身边简单的材料,花点时间,就能做出一个能浮在水上的小东西,这事儿本身就挺神奇的。下次如果你想找点事儿做,或者想陪孩子玩点不一样的,不如就试试做艘小船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