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是不是也曾在原神的各类棋类活动里卡关,看着那些魔物大摇大摆地穿过你的防线,奖励就这么飞走了?别急,这回来聊聊怎么在这些策略小游戏里玩得转,特别是最近这个挺火的“阵列推想大作战”,也就是大家常说的自走棋玩法。
先来说说我个人觉得最省心的一套阵容——史莱姆反伤流。这套路的核心就是利用史莱姆的羁绊效果,它们自带反伤,而且是真实伤害,怪物摸它们自己掉血。开局你只需要把所有的史莱姆棋子都堆到一个角落里,扎堆放就行,根本不用操心什么微操,就等着怪物自己送上门来被反死。装备选择上,防御装和回血装备的优先级要比盲目升棋子星级高得多。尤其是那种血量低于40%能回复60%生命的红色装备,简直就是神装,能大大提升史莱姆的站场能力。用这套阵容,前期很容易就能稳住局面,然后安心存钱吃利息,为后期做准备。
当然,除了史莱姆,纳塔的龙也是很强的选择,因为它们能稳定打蒸发和融化反应,伤害很可观。不过这个阵容有个缺点,就是比较吃棋子的星级,如果星级不够高,中期可能会有点吃力,不如史莱姆那么能“苟”。
说到更早一些的机关棋谭活动,那搭配思路就又不一样了。那时候可不能只依赖一种机关打到底,不然遇到克制你的怪物类型,整个局可能就崩了。那时候比较流行的套路有几种。比如永冻流,靠冰机关和水机关配合,把怪物冻在原地动弹不得,慢慢磨死。还有超导物理流,用弩作为主力输出,靠冰和雷触发超导反应来降低怪物的物理抗性,这样弩箭射上去就特别疼。风机关在稻妻版本后也挺厉害,特别是选了那个叫“灵签·细栽春风”的强化后,击退效果能让场面变得很混乱,有点像植物大战僵尸的感觉。
在这些活动里,角色的选择虽然不是直接打伤害,但能起到关键的辅助作用。比如琴团长,她的元素战技可以击飞怪物,甚至能把小体型的怪物直接吹下平台秒杀,可以说是早期机关棋谭的MVP了。岩主和钟离则能造荒星和岩柱来堵路,改变怪物的行进路线,给机关更多的输出时间。
棋子的站位和装备搭配也是门学问。基本原则是近战血量高的放前排抗伤害,远程输出放在后排安全位置。但要注意避开敌人的攻击范围,并且尽量不要和前排站在同一排,避免被范围攻击一锅端。装备方面,给近战带增加生命或防御的,或者甚至带自爆类装备(比如死后对周围造成固定伤害或生命上限百分比的伤害);给远程则适合带直接加攻击或随时间增加伤害的装备。还有一些能增加种族特性数量的传奇装备,最好让安全的远程角色携带。
对了,在“伙伴冒险大战记”这类有 Roguelike 元素的活动中,局外成长很重要。就是用活动中获得的“推想记录”去提升推想等级,这能给你后续挑战带来永久性的强化,想拿高分的话这个效果至关重要。遇到随机事件也要多留心,比如护送无主货物,如果棋子战力不高,就别轻易挑战高难度战斗,万一货物被打掉就亏了。
最后提个醒,有时候你会碰到用“棋子装备栏位变为1”来换取额外一个棋子上场数量的秘宝,除非你已经有五个都是高阶棋子了,否则一般不建议选这个,因为装备带来的提升通常比多上一个低阶棋子要实在得多。
其实玩这些活动棋,多试试不同的组合,看看别人怎么摆的,慢慢就能找到感觉了。希望上面这些零零碎碎的心得能给你一点启发,下次活动能轻松点把原石拿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