哎呀,你说你在《怪物猎人:荒野》里被那只浑身冒黑烟、动不动就狂暴化的“黑蚀龙”揍得找不着北了?不是我吓唬你,这玩意儿可是当前版本野队通过率最低的怪物之一,攻击欲望高得离谱,快慢刀交错,招式前摇还难以辨别,确实让不少猎人吃了苦头。不过别慌,今天咱们就把它掰开揉碎了讲清楚,你会发现,只要摸透它的脾气,这家伙也没那么可怕。
首先,得明白黑蚀龙的核心机制是“狂龙病”。一开打,你就会感染这个debuff。中了狂龙病后,黑蚀龙会中断当前连招,来个“假吼”,然后必定接一个翼拍攻击。所以,一看到中病毒的提示,心里就要默念:假吼要来了,准备躲翼拍或者趁机输出。 另外,非狂龙化状态下,它的某些招式会让爪子肉质变好,左右爪各有一次伤口倒地的机会,这可是输出的黄金时间。
属性弱点这块,记好了:最怕火属性,其次是雷属性和龙属性。所以选武器的时候,优先考虑带火的。攻击部位的话,头部是绝对的核心弱点,对所有攻击类型效果都好。其次,头上的触角、双翼可以破坏,尾巴也能切断,破坏这些部位不仅能限制它的行动,还能大大提高稀有素材的掉落率。比如破坏飞翼有100%几率拿到“上等暗翼”,破坏触角100%出“尖触角”。
黑蚀龙有两种主要形态:普通态和狂龙态。进入狂龙态后,它会长出触角,招式会发生变化,比如吐球类技能会变成吐痰,并新增一些招式。观察它的后摇很重要:普通态连招结束后会张大嘴(约1.5秒安全输出窗口),狂龙态结束后会吐舌头(约2秒安全输出窗口)。抓住这两个时机蹭刀,安全又高效。
接下来聊聊具体招式的应对。比如它的横扫吐息,这招后摇大,但用居合处理容易掉血,更推荐用见切(看破斩) 来处理,朝它头甩的方向切,还能用大回旋调整身位打头。再比如三连吐球,前两颗球朝两边吐,第三颗固定从中间来,可以提前垫刀切第三颗,或者在第一颗球出来时用气刃突刺登龙。狂龙态下的上捞+吐息地雷+下压三连招比较棘手,因为下压判定比地雷爆炸稍晚,直接用大居合容易吃下压伤害,更稳妥的方法是躲开下压区再用登龙处理。
对于追求稳定、不太在意操作极限的猎人,这里有个“逃课”小技巧,特别针对更凶猛的历战黑蚀龙。核心思路是:发怒前正常打,发怒后把它勾引到地图上一些足够小的高台上。具体配装需要护锁刃龙二件套效果和锁刃刺击3以上来续航回血,再堆上龙耐性3和精灵加护3保命。一旦它爬上高台,你就贴紧它肚子下面站。神奇的事情发生了,它大部分攻击,包括那些秒人的吐息,有七成会打空。就算不小心挨了一下,可以下台子喝药再回去,它上下高台动作慢,时间很充裕。用大剑的话,可以在高台上复读“相杀斩+贯通斩”,它上高台的动作还能稳定用相杀打断。
最后说说刷素材。目标报酬里,黑蚀龙的暗玉只有3%的几率,算是怨念物了。想提高效率,就瞄准头部猛攻,并尽力破坏翅膀、触角和尾巴。
我自己打下来的感觉是,黑蚀龙这场战斗,节奏感真的太重要了。你不能贪刀,尤其是它进入狂龙化之后,攻击频率和范围都上来了,必须更加谨慎地观察它的每个小动作。有时候宁可少砍一刀,也要保证自己处在安全的位置,等着它出完招后的那个硬直。多用见切和居合去应对它的各种吐息和拍击,成功GP(精准防御)后的那种反击快感,才是太刀的精髓啊。希望这些零零碎碎的经验,能帮你下次面对这只“黑丝”时,心里更有底。